心简测 > 测评 > 贝克抑郁量表(BDI-Ⅱ)第二版

贝克抑郁量表(BDI-Ⅱ)第二版

深度分析报告 | 人关注
贝克抑郁量表(BDI)
专业分析 | 21道测试题

  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Second Edition, BDI-Ⅱ)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Aaron T. Beck 于 1996 年在原版 BDI(1961 年编制)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自评式抑郁症状评估量表,核心用途是量化个体当前(过去 2 周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评估、科研及心理健康筛查领域。

贝克抑郁量表(BDI-Ⅱ)第二版

  一、量表核心背景与修订逻辑

  原版局限与修订动因:

  原版 BDI(含 21 题)虽在临床中使用多年,但部分题目(如 “体重减轻”“躯体预感性焦虑”)与现代抑郁诊断标准(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匹配度较低,且未涵盖 “睡眠障碍(早醒 / 入睡困难)”“精力下降” 等核心抑郁症状。

  修订核心目标:

  BDI-Ⅱ 严格参照DSM-IV(1994 年版)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调整了题目内容(如新增 “对性生活失去兴趣”“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确保量表维度与临床诊断症状高度契合,同时优化了计分规则,提升评估准确性。

  二、量表结构与题目形式

  1. 基本结构

  BDI-Ⅱ 共包含 21 个条目,每个条目对应 1 项抑郁核心症状(如情绪低落、自责、睡眠问题等),所有条目围绕抑郁的 3 大核心维度展开:

  认知维度:涉及对自我、未来的负面评价(如 “觉得自己失败”“对未来感到无望”);

  情绪维度:聚焦低落、绝望、无价值感等情绪体验(如 “感到悲伤”“对生活失去兴趣”);

  躯体维度:涵盖睡眠、食欲、精力、躯体疼痛等生理症状(如 “入睡困难”“疲劳乏力”“体重下降”)。

  2. 题目形式

  每个条目均为 “描述 - 程度选项” 式设计:先呈现 1 种症状描述,再提供 4 个 “严重程度递增” 的选项(从 0 分到 3 分),示例如下:

  条目 1(情绪低落):

  0 分:我不感到悲伤;

  1 分:我感到悲伤;

  2 分:我一直感到悲伤,无法摆脱;

  3 分:我非常悲伤,甚至无法忍受。

  条目 16(睡眠障碍):

  0 分:我睡眠正常;

  1 分:我睡眠比平时少一点;

  2 分:我睡眠比平时少很多;

  3 分:我几乎整夜不睡。

  三、计分规则与结果解读

  1. 计分方式

  受试者需根据 “过去 2 周内的真实感受”,为每个条目选择最符合的选项,每个选项对应固定分值(0-3 分);

  总分 = 21 个条目得分相加,总分范围为 0-63 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越高。

  2. 临床常用解读标准(非诊断依据)

  BDI-Ⅱ 的得分通常用于初步判断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体参考范围如下(需结合临床访谈综合判断):

总分范围 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核心特征描述
0-13 分 无抑郁或极轻微抑郁 无明显抑郁症状,或仅偶尔出现轻微情绪低落,不影响日常生活
14-19 分 轻度抑郁 存在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对工作 / 学习有轻微影响,躯体症状(如疲劳)较轻微
20-28 分 中度抑郁 情绪低落明显,对多数活动失去兴趣,躯体症状(睡眠 / 食欲问题、精力下降)显著,日常生活效率明显降低
29-63 分 重度抑郁 情绪极度低落(甚至绝望),完全丧失对生活的兴趣,躯体症状严重(如彻夜难眠、体重骤降),可能伴随自责、自杀念头,严重影响基本生活功能

  四、量表的信效度与应用场景

  1. 信效度表现(广泛验证的可靠性)

  内部一致性:各条目间的相关性高(Cronbach's α 系数通常在 0.86-0.93 之间),表明量表维度统一;

  重测信度:间隔 2-4 周的重测相关系数约为 0.73-0.83,说明得分稳定性较好;

  效标效度:与临床诊断结果、其他抑郁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的相关性较高(r=0.70-0.80),证明评估结果有效。

  2. 主要应用场景

  临床筛查与评估:作为心理科、精神科门诊的 “初步筛查工具”,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为进一步诊断提供参考;

  治疗效果监测:在抑郁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如每 4 周)施测,对比前后得分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科研领域:用于心理学、精神病学研究中,量化被试的抑郁水平,探讨抑郁与其他变量(如压力、人格特质)的关系;

  自我觉察参考:个体可通过自评了解自身情绪状态,若得分较高(如≥20 分),可提示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五、关键局限性(需理性看待)

  非临床诊断工具:BDI-Ⅱ 仅评估 “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临床诊断(抑郁障碍的诊断需结合症状持续时间、社会功能受损情况、排除其他躯体疾病等);

  受主观因素影响:量表为自评形式,若个体存在 “隐瞒症状”(如怕被贴标签)或 “夸大感受”(如情绪波动时),可能导致得分偏差;

  躯体症状的混淆性:部分躯体症状(如疲劳、体重下降)可能由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引起,而非抑郁,需结合医学检查排除;

  不适用于特殊人群:对认知功能受损者(如老年痴呆患者)、低文化水平者或儿童青少年(需使用儿童版 BDI-PC),量表的适用性较低。

  BDI-Ⅱ 是一款标准化、高可靠性的抑郁症状评估工具,既能帮助专业人员高效筛查,也能为个体提供情绪状态的参考。但高分不代表 “患有抑郁症”,最终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通过全面评估确定,若自评得分较高,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支持。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