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真抑郁和假抑郁)
- • 20道精选题
- • 80个测试选项
- • 人已测

在心理学中,“抑郁” 通常指抑郁症(一种临床心理疾病),而 “假抑郁” 可能是指短暂的情绪低落、抑郁情绪,或因其他原因(如压力、情境刺激)引发的类似抑郁的表现,但并非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症状完整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一、核心判断标准:临床抑郁症的诊断依据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或《国际疾病分类(ICD-11)》,抑郁症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1.核心症状(至少满足 1 项,且持续 2 周以上)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如感到悲伤、空虚、绝望,或对事物失去兴趣 / 愉悦感)。
对日常活动(如工作、学习、社交、爱好)的兴趣或愉悦感显著降低,几乎每天如此。
2.附加症状(至少满足 4 项,持续 2 周以上)
体重明显变化(1 个月内波动超过 5%)或食欲显著增减;
失眠(入睡困难、早醒)或嗜睡;
精神运动性激越(如坐立不安、烦躁)或迟滞(如动作缓慢、思维迟钝);
疲劳或精力不足,几乎每天都感到疲惫;
无价值感,或过度、不适当的内疚(可能达到妄想程度);
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做决定;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包括无具体计划的自杀念头,或有计划 / 尝试过自杀)。
3.严重程度
症状导致显著的痛苦,或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如无法工作、学习,无法维持人际关系),且排除由药物、躯体疾病(如甲状腺问题)或其他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引起。
二、“假抑郁”(抑郁情绪或短暂低落)的常见特征
“假抑郁” 并非医学概念,通常指未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情绪反应,主要特点包括:
诱因明确
情绪低落与具体情境相关(如考试失败、失恋、工作压力大),且随着情境改善,情绪会逐渐恢复(通常几小时到几周内)。
持续时间短
情绪低落不会持续 2 周以上,且中间可能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如遇到开心的事会暂时好转)。
症状不完整
可能只有情绪低落或兴趣下降,缺乏上述 “附加症状” 中的多项(如无睡眠、食欲、注意力的明显变化,也无自杀念头)。
社会功能影响小
虽然感到难受,但仍能正常工作、学习、与人交往,不会出现明显的功能受损。
无 “内源性” 特征
不会毫无原因地感到绝望,也不会对所有事物都失去兴趣(如仍能从喜欢的食物、娱乐中获得短暂愉悦)。
三、关键区分点总结
维度 | 临床抑郁症(真抑郁) | 抑郁情绪 / 假抑郁 |
---|---|---|
持续时间 | 至少 2 周,且几乎每天存在 | 通常数小时到数周,随情境变化波动 |
症状完整性 | 核心症状 + 4 项以上附加症状,症状全面且稳定 | 仅 1-2 项轻微症状(如单纯情绪低落),不影响整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明显受损(无法工作、社交等) | 基本正常,仅轻微影响 |
诱因 | 可能无明确诱因,或诱因消失后症状仍持续 | 有明确诱因,诱因解除后症状缓解 |
内心体验 | 绝望感、无价值感强烈,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 主要是 “难受”“心情不好”,无极端负面认知 |
四、注意事项
避免自我诊断:情绪本身是复杂的,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通过详细访谈、排除躯体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才能确诊。若症状持续超过 2 周,或严重影响生活,务必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不轻视 “假抑郁”:短暂的抑郁情绪若长期忽视(如持续的压力、创伤未处理),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及时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如与亲友倾诉、运动、心理咨询)很重要。
反对 “贴标签”:“真抑郁”“假抑郁” 的说法可能带有偏见,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非 “矫情” 或 “装病”,需以科学、包容的态度对待。
1.《Valida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ventory (ADI) Feigning Scale and clinical, demographic, and criminal profil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bable malingerers and psychiatric inpatients》
2.《Accuracy of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Depression subscale (HADS-D) to screen for major depre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3.《Criterion validity of the Short Mood and Feelings Questionnaire and one- and two-item depression screens in young adolescents》
4.《The Birleson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DSRS). Clinical evaluation in an adolescent inpatient population.》